测绘类公司起名 好消息!
总结会现场
新年伊始,中华全国总工会发文,公布了全国100家模范劳动模范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名单。 广东省4家工作室入选,广州海事测绘中心“陈桂华创新工作室”入围。 1月8日,广州海事测绘中心召开“陈桂华创新工作室”成立总结会。 作用进行讨论。
1.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孵化创新平台。
“十三五”伊始,虽然南海海域测绘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成绩,但在新形势下,海事测绘面临诸多挑战,如要求为履行职责逐年增加,测绘行业竞争加剧,用户需求趋于多元化,测绘新技术采用“慢”等。为此,广州海事测绘局中心于2016年成立了优秀先进工程项目研究团队,工作室雏形初具规模。 2018年5月,团队正式命名为“诚友高工工作室”。 2019年4月,根据工作室具体工作,领导更名为“陈桂花创新工作室”,旨在弘扬劳模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先进人物在创新活动中的带头作用和带头作用如技术突破、技术创新、技术合作、技术发明等。 加强新技术探索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切实解决生产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海洋测绘事业高质量发展。
2.先进人物引领,打造人才阵地。
该工作室定位为技术创新。 带头人陈桂华在海图编制、质量检测、测绘信息系统研发、大型专项任务建设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荣誉称号。 工作室现有成员30人公司取名,其中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5人,助理级职称2人; 硕士7人,学士学位23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 5注册测量师资格。 结合“科技”的创作定位,广州海事测绘中心着力将工作室打造成科技创新的发源地、青年人才的孵化基地、成果示范引领的新高地。
3、以“五个1”为抓手,夯实创建基础。
工作室成立期间,海事局工会办公室胡锡润主任、省总工会冯建华主任、南海航海保障中心领导莅临测绘中心视察亲自并给予指导。 广州海事测绘中心立足实际,以“五个1”为抓手,多措并举,高标准推进工作室创建。 “一套系统”。 工作室建立了一系列封闭、衔接、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闭环管理。 “1+X组织结构”。 工作室设在中心办公室,下设“水文产品服务工作室”和“海测技术应用工作室”。 在创建过程中测绘类公司起名,成员分为创新领导小组、技术创新小组和技术应用小组,实现成果应用闭环优化和技术创新水平的螺旋式提升。 《运行机构1套》。 每年年初组织立项研讨会,确定年度研究课题测绘类公司起名,并成立相应的课题研究组,进行年中评审,年底进行终审验收。 加大对具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的推广利用,进一步发现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发现、研究、应用、反馈、改进”的闭环管理,促进和提高创新成果测绘中心的技术实力。 “1批处所”。 工作室拥有专用工作场所和现代化科技展厅,总面积约400平方米,方便会员开展学术交流、工作汇报和创新成果对外展示。 “1个系统”。 借助信息技术,工作室建立了项目管理系统,建立并整理了台账数据,实现了对每年开展的科研创新内容和创新成果的全方位管理。
四是效仿他山之石,增添新动能。
为推动工作室创建走深走远,广州海事测绘中心坚持“走出去”的思路,与相关部门建立了顺畅的沟通机制。 2019年,工作室主要成员赴惠州海事局“油轮安全与污染防治工作室”、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邓艳梅劳模创新工作室”调研学习。 工作增添了新的思想和新的动能。 随后,广州海事测绘中心制定了《陈桂华创新工作室创建计划》,并按照计划逐条完善,严格落实创建工作,实现了科研与创新的“同频共振”。研究、顶层设计和实施。 鉴于此,2019年12月,工作室以99分通过海事局验收,成为直属海事系统首家以测绘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 2020年1月,工作室被广东省总工会命名为“广东省劳动模范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5、以创成果为目标,以点带面促发展。
工作室以创成果为目标,以点带面促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主要突出“四个显着”:一是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近年来,班组成员2人获交通运输部系统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先进个人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优秀委员1人。 其中一名青年当选为国际水道测量组织(IHO)水道测量词典工作组(HDWG)副主席,实现了中国代表在国际水道测量组织任职“零”的突破。 二是创新成果显着。 近年来,工作室共开展科研项目38项,承担上级科研任务8项,发表论文64篇,核心期刊5篇,软件著作权6项,专利8项,项目成果9项。 其中,“粤东海域船舶航线系统勘测与测量”项目荣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测绘工程白金奖。 三是示范效应成效显着。 2020年以来,东莞海事局、珠海海事局、中山海事局等3个单位先后来到测绘中心学习交流创建创新工作室的经验。 2020年9月10日,省海员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培训班在测绘中心举办,共有70余人参加。 工作室成员王华强同志在培训班上介绍了工作室的亮点和特点,有效地扩大了宣传示范范围。 四是社会经济效益显着。 工作室的研究创新成果为测绘中心、海事监管部门和航海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优良的产品服务,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2D、3D、综合管理系统”的专项任务为涉水单位提供在线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为涉水单位提供强大的海陆多源数据信息支持。 “神中通道”一段沉管作业等项目的应用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路漫漫其修远兮,唯有奋斗; 路漫漫其修远兮,唯有创新。 回顾工作室的成立过程,广州海事测绘中心遇到了困难,也走过了弯路。 在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测绘中心团队和工作室成员的通力合作下,在测绘中心各部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室得以实现“凤凰涅磐》一步步赢得了这一殊荣。 “十四五”开局之年,广州海事测绘中心将以一系列成果为新起点,坚持“技术支撑单位”定位,以“陈桂华创新工作室” ”作为重要抓手和核心平台,继续发挥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引领和引领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敢于犯错、勇于创新、攻坚克难,推动高新技术发展。海洋测绘高质量发展公司起名,着力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 现代化水上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水上交通”建设展现新成就新发展管理”。 (广州海事测绘中心 郑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