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宝宝起名 > 正文内容

龙尾巴宝宝取名 云南发现新型龙! 尾巴好长好长好长好长...

全长47厘米,外形酷似水生蜥蜴的超长尾巴尤为特别——在云南省红河州,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距今约2.44亿年前的海洋爬行动物,取名“长尾红河龙”。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厚肋龙科化石证据,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

▲图为长尾红河龙。图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研究所

世界上相对最长的尾巴厚龙

厚肋龙科包括厚肋龙科和贵州龙科。 其中,厚龙科最早出现于中三叠世早期,于中三叠世末灭绝。 红河州发现的长尾红河龙化石长47.1厘米,尾巴占全身长度的一半以上龙尾巴宝宝取名龙尾巴宝宝取名,全长25.4厘米。

▲ 长尾红鹤龙前后肢。图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研究所

牵头研究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光辉介绍,长尾红鹤龙共有121节椎骨,其中长尾椎骨69节,占体型的54%。总长度。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尾巴。 相对最长的厚肋龙。 相比之下,人类有 33 块椎骨。

长尾巴是什么意思?

对于爬行动物来说,尾巴的长度非常重要。 一些爬行动物使用它们的长尾巴来保持平衡,例如亚洲草蜥和绿色双冠蜥,而海洋爬行动物则使用它们的尾巴来推进和机动。

2012龙宝宝取名大全_龙尾巴宝宝取名_2012龙宝宝取名

▲长尾红河龙头骨及复原图。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研究所

“长尾红河龙生活在浅海环境,以小鱼、小虾、软体动物等为食。” 徐光辉说,从长长的躯干和细长的前后腿来看,长尾红河龙主要生活在浅海环境中。 它利用侧身起伏前进八字起名,超长的尾巴可以进一步提高侧身起伏的效率,帮助它们游得更快更稳。

比“贵州龙”早约400万年

据介绍,在大约2.52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之后,海洋生态系统在三叠纪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化出了包括厚龙在内的种类繁多的海洋爬行动物。

1854年,在欧洲发现了厚胸龙化石。 我国最早命名的海洋爬行动物也是厚龙,于1950年代被发现并命名为“湖石贵州龙”。

▲图为胡氏贵州龙。图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研究所

1957年,中国地质博物馆胡承志先生和贵州省博物馆曹泽天先生在贵州兴义绿荫村采集了一批小型爬行动物化石,鉴定为厚龙科新属新种。八字测算,特命名为“胡氏贵州龙”,以纪念最早采集此化石的胡承志同志。 湖石贵州龙的发现代表了整个亚洲首次发现原始翼龙类。

此次发现的长尾红鹤龙比贵州龙早约400万年,为当时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和海洋爬行动物的演化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易学起名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pintuanhou.com/post/12988.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