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起名 > 正文内容

车的公司取名 2023粤港澳车展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媒体专访

时间:2023年6月15日

地点:深圳

受访人:于敬民,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营销常务副总经理

上海上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Q1:上汽大众目前面临转型。 还有工厂关闭的消息。 你觉得这怎么样?

上汽大众正在逐步推进整体转型升级,其中还包括合理规划旗下电动车和燃油车的生产布局。 在安亭基地,考虑到土地资源稀缺,上汽大众从2015年开始着手规划,采取“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车的公司取名,逐步推进基地转型升级。 第一汽车工厂生产布局的调整车的公司取名,其实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Q2:未来上汽大众的新能源之路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目前,电动汽车市场的成本和盈利能力对企业来说是比较大的挑战。 在发展过程中,ID. 可以依托上汽大众的规模优势。

谁都不想看到价格战,“量”必须向正确的方向铺开。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是要坚定不移的。

在本次车展上,我们带来了ID.Next概念车,这是一款纯电动汽车。 汽车对品牌积累的要求更高,而ID.Next在造型、智能、空间、驾乘体验等方面都具有大众品牌独有的特点。 有优点。 面对纯电新时代,不仅是高端配置、精致内饰,更是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每个ID的制造过程中。 车型方面,上汽大众注重全过程碳排放管控:斥资170亿建设新能源工厂,工厂运营100%使用可再生电力; 推动全产业链低碳环保,打造绿色供应链。 ID。 Next采用大量生物基材料,帮助车辆减少55%的碳排放。 身份证。 纯电动系列,以ID为代表。 下一步,将开创新的生活革命,解锁高品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Q3:从本次粤港澳车展来看,上汽大众非常重视华南市场。

关于华南市场,上汽大众一直在提“南方战略”,因为这个地区是最先富起来的,也是汽车消费相对成熟的市场。 目前华南市场的电动化渗透率非常高,这对我们ID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系列。

“买车买合资,合资买大众”,用户一定有买合资品牌的心态,我们在中国称之为“合资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是“全球主流品牌”,是放心可靠。

Q4:朗逸新锐刚刚上市,会成为桑塔纳的替代品吗?

惯于。 桑塔纳确实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名字,知名度也很高,但是在定位上公司取名,两款车完全不同,用户的性质也不同。

在朗逸新锐上,我们换装了MQB平台,它有着非常高的颜值和必要的配置。 我们还将其简化为两条产品线。 入门车型10万以内就能买到自动挡。

有人说,朗逸新锐在10万级市场向电动车发起反攻,因为10万级电动车的电池成本占了很大一部分,可能无法兼顾其他部分如配置。

作为累计销量570万辆的朗逸家族的新成员,我们对新款朗逸还是很有信心的。

Q5:大众品牌推出的朗逸新锐是否与汽车市场竞品形成对抗?

朗逸新锐作为大众品牌的10万级入门车型,与同价位段竞品相比,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这就是推出朗逸鑫锐的目的。

对于用户来说,不仅仅是便宜,市场经济就是品牌,品牌产品一定是性价比高,但不是价格最低。

大众汽车品牌在产品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我们每年都有一个年度模型。 两三年后,就会有一次大改款,随之而来的是新一代。 动力总成也进行了更新,以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产品动力。 价值。

我们还为朗逸新上市提供“保值回购”政策。 回购两三年后,用户可以继续购买新车,享受保修、分期付款,以及新一轮的“保值回购”政策,这也是我们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Q6:今年新能源渗透率有所提升,但主要由PHEV贡献。 同时,目前的固态电池在未来两三年内可能在容量和充电速度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创新。 那么上汽大众未来会选择哪条路线呢?

我们决心做PHEV。 我们有帕萨特 PHEV 和途观 PHEV。 如今的新能源消费者对续航需求越来越不敏感,而大众品牌新能源用户中有61%拥有家用充电器,因此续航对于PHEV来说并不是重要因素。

如果家里有4个人以上,需要两辆车,我会推荐6座或7座Viran或,以及PHEV或ID。 这样操作性更强。

在PHEV方面,上汽大众有储备,合资企业的地位也让我们能够更好更快地将中国汽车工业的能量与我们品牌的敏捷性结合起来并发挥作用。

Q7:上汽大众成为电动车市场合资电动车销量冠军。 您认为上汽大众哪一家做得更好?

车的公司取名_公司取名免费取名_公司取名测算

ID。 是上汽大众面向未来的一个重要起点,所以一定非常重要。

为了提高大家对ID的感知、体验、印象,我们不计成本。 关于ID.的突破,我们在品牌、渠道、产品方面同时推出了三支箭。 一方面,我们正在提升品牌。 比如我们邀请了吴磊代言ID。 纯电动一族八字测算,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我们也推出了ID.Man的IP。 另外我们还推出了限量联名的神奇宝贝卡牌,也破圈了。

渠道方面,上汽大众目前拥有约200家ID.Store,在品质和布局上也在不断优化。

在产品方面,我们有很强的滚动规划能力,会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我们在 ID 上投入了大量精力。 并将继续努力。

Q8: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变成了合资品牌的竞争对手。 他们的技术路线、节奏、打法、沟通方式都与合资品牌不同,这对于合资品牌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对于合资品牌来说,最重要的是打造品牌护城河,形成品牌知名度和客户群,优化服务网络,持续为用户提供品牌服务。

大众品牌在To和To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我们要To,这是针对个人的。 大众品牌的消费者群体画像是一群照顾家庭的人。 他们在买车时会听取家人的意见。 大众品牌的口碑很好,比较靠谱。 相对较高。

同时我们也强调To,面向企业。 目前国家政策鼓励企业消费,而大众又拥有可靠低调的品牌形象,因此在企业市场上也极具竞争力。

Q9:在上汽大众的转型过程中,您和您的公司做对了哪些事情,使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我们总体的思路是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需求,关注用户承诺的履行,而不仅仅是卖车。

此外,上汽大众中德团队之间的沟通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在合资品牌中,各相关方的谈判和沟通是一个很好的机制。 更多的讨论和更多的时间花在决策上,准确度就会更高,也不容易出现大的偏差。

Q10:能否透露一下上汽大众未来三年燃油车和有轨电车的布局比例?

上汽大众的滚动规划能力比较强,我们一直根据市场来做预测。 2021年,我们认为2029-2030年电动燃油与燃油的比例将达到1:1; 2022年,我们将预测值提前至2027年; 今年年初,我们再次提前到了2025年。另外,我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不仅仅是纯电动,还有PHEV。 目前,PHEV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

因此,我们会根据市场的脉搏快速调整我们的产品和布局,希望我们的销量也能符合我们的判断。

Q11:您如何看待中国汽车市场追求智能化的大趋势? 合资品牌如何应对智能化变革?

智能化的趋势肯定是正确的,汽车智能化的想象空间也非常大。 但如果不顾成本地以智能为噱头,就会适得其反。

在智力方面,我们肯定会花费精力。 中国的软件工程师更多,中国人对互联网的了解也更多。 上汽大众将充分利用合资公司的优势在这一领域发展。 我们更有信心了。

Q12:朗逸新锐的“保值回购”政策未来是否会覆盖所有其他车型?

保值回购政策尚未推广到所有汽车。 我们正在逐步尝试,需要建立1000家以上经销商的二手车能力,包括二手车认证技术。

我们的思想非常开放。 我们相信在同一展厅销售二手车和新车不会影响我们新车的销售。 反而会更好的留住我们的消费者,给他们更多的好处。 选择。

经销商在上汽大众二手车网络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带来优质的新车。 如果我们整合经销商销售、售后、二手车业务,利用好拥有超过1200万用户的上汽大众APP,将更有利于我们积极开展保值回购业务。

因此,为了让经销商了解我们的想法,我们在6月8日首次举办了经销商论坛,有200位二手车行业领先的经销商发言:我们为什么做二手车? 如何形成用户系统的闭环? 如何带领团队? 如何培养人才? 如何激励? 如何规划? 等待这些经销商的困惑。

在二手车方面,我们需要循序渐进,更加积极主动。

Q13:15万级别的用户对油耗比较敏感。 各品牌在这个市场上推出了很多低能耗的产品。 这给上汽大众带来了哪些挑战?

成都各用户对油耗的敏感度不同,首先要做好燃油机。 目前,上汽大众的发动机油耗也很低。

15万的价格区间很考验品牌功力。 在这个市场,我们有朗逸,月销量稳定在2万辆。 加上朗逸,我们的目标是达到3万; 另外我们还有灵度L款,同样可以做到月销1万辆。 做好产品才是每个价位段的王道,这就是品牌的功力。

Q14:价格战的结局是什么?

价格战难以为继,企业仍需做好品牌建设。 品牌是所有企业的内化和外化,是时间积累起来的。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兑现我们对用户的承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易学起名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pintuanhou.com/post/13168.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