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起名 > 正文内容

公司产品取名字 哪家外资银行的命名技术最好?渣打银行:我们不一样

从近代以来,曾出现过两波外资银行集体进入中国的热潮。 第一次浪潮是鸦片战争以后,第二次浪潮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截至2012年,已有49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42家外资法人机构、95家分行和197家代表处,为这个地球上最爱储蓄的民族提供了新的选择,也受益于人口红利。 在巨大的市场中创造和获取财富。

文本|算术

如果你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开设分行,想要站稳脚跟、生意兴隆,管理层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恐怕就是为银行选择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 准确的说,就是如何正确翻译银行的原名。

最著名的翻译原则是清代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即“忠实原文,流畅明晰,简洁飘逸”; 在翻译银行的外文名称时,银行的名称也可作为考虑因素。 融合功能提升,名称辨识度提高,照顾当地人品味和感受。

银行名称既是一种符号,也是传递信息最有效的媒介。 当然,有些银行的名字很简单,直译就是最好的翻译。 例如,“Bank of”被称为美国银行,“Bank of East Asia”被称为东亚银行。 此类名称毫无困难,本文不予讨论。 范围。

比直译高一级的难度是音译。

“银行”指巴克莱银行周易预测,“ ”指摩根士丹利。 音译时要选词,既要接近原音,又要选有寓意的汉字。 “巴克莱”中的“莱”字,中文意思是一种杂草。 虽然它与原来的发音相符,但它可能不是银行名称的最佳词; 相比之下,摩根士丹利的“旦”字和“利”字的寓意则吉祥得多,传达出银行机构创造巨额利润的愿景。

尽管音译在翻译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翻译专有名词、民族专有名词和没有对应词的单词时,但银行名称的翻译实际上是本地化的重命名。

例如“ ”,名为“美国运通银行”; “大通银行”更名为“大通银行”。 “通”和“大通”都译为“通”,因为“通”在中文里是一个非常适合银行的词,“通、大业”。 如果你翻看外资银行名册,就会发现“通”、“美”、“国”都是命名中的高频词。

下一个层次是音义结合的翻译。 美国的大多数银行都是以财团或创始合伙人的名字命名的。 这时,如果是纯音译,海外客户可能无法获取原名称中的一些关键信息; 信息也不会感冒。

例如,它成立于1852年,以零售银行业务摆脱金融危机。 2015年7月,再次超越工商银行,成为全球市值最大银行的黑马——“富国银行”,最初源自两位创始人亨利·威尔斯和法戈的名字。 这个名字如果全译的话应该是“威尔士和他的好朋友弗拉格”,但中国人并不认识以上两个人,也没有给银行加名字的习惯。

幸运的是,这家公司非常擅长命名。 “Wells Fargo”的企业口号源自英文名,通过巧妙的字母顺序,将“Wells Fargo”引申为“我们会走得更远”。 他们在想出中文名时,还巧妙地进行了技术调整,采用意译加音译的方式,将其命名为“Wells Fargo Bank”,与原名中的“Fargo”发音相似,也具有相同的含义。发音为“”和“井”。 中文名字朗朗上口,听起来很有力量对吧?

与我们争夺宇宙头把交椅的法戈银行的实力不容小觑

当然,也有失去音译的,渣打银行就是其中之一。

第一次听说渣打银行的人一定对这个名字有些消化不良。 “混”和“打”两个字,无论放在一起还是拆开,都没有什么好意思。 其实这个家族原来的英文名是“Bank”,比中文名甜甜高大N倍。

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特许。 是的公司产品取名字,这家银行是由维多利亚女王于1853年创立的,总部位于伦敦。 命名的目的是将这一自豪感融入银行的历史中。

如果按字面翻译的话,也是“基准/标准(女王陛下)渣打银行”之类的。 怎么翻译成“渣打银行”呢? 这都是我们香港人的功劳。

早年该银行进入港岛区时,选择的粤语发音是 。 港岛区的粤语翻译大多随意,市井气息浓厚,且只接近本地化发音,不考虑“雅”。 比如翻译成“草莓”(没有粤语看中文你都不知道是什么)公司产品取名字,贝克汉姆翻译成“碧咸”(好吧,虽然不好看,但是如果你用粤语读,你也可以把火腿的结尾翻译出来),相比之下,你认为“ ”的翻译也可以接受吗? 也有人说,这种翻译是为了表达香港被英国占领时民众的不满,寓意“渣(拿)打”或“按着抢”的意思。

也许是入乡随俗,渣打银行的中文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但在内陆,普通话语境下发音不太相似,意思不好,两端也不挨着。 我只能说,渣打太老实了,连名字都毁了,毁了一个“好”字。 不过,名字确实有很大不同。 震惊之后,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带有渣打DNA的标志,也非常有辨识度。 所以很难说这个名字是否是反面教材。

1853年创立于伦敦,中文名源自粤语发音。 1858年,中国第一家分行在上海成立

公司取名哪些字比较好_联字公司取名_公司产品取名字

渣打银行品牌曝光度遥遥领先其他外资银行(图表来自中金在线)

同样音译,高盛就是最鸡贼,投资银行高盛(Sachs)成立于1869年八字取名,从贴现票据起家。 创始人每天以折扣价购买沿街商家的本票,并在票据到期日按面值提取现金,通过赚取每张票据的中间差价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1882年,他的女婿萨克斯加入了公司。

说到这里,大家还可以看到,高盛的英文名也是前两位合伙人名字的组合。 如果把英文名完全音译成语音相似度比较高的,就很难找到好听的单词了。 最终的命名中,“高”和“盛”两个字不仅取自英文萨克斯首字母的谐音,也充分传达了这家老牌华尔街投行的地位:高大而繁荣。 客观评价一下,高盛的中文名字比英文名字好听多了。 (如果你是投行,你最擅长包装)

2010年4月,高盛高管就避免抵押贷款市场崩溃的策略受到美国国会质询。 图片来自《华尔街日报》

汇丰银行的中文名也很好听。 该银行于 1865 年 3 月由苏格兰人在香港创立,并于 4 月在上海开设分行。 中文名称更改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

看外资银行对中国金融史乃至经济民生的影响,汇丰银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它曾经是英国资本控制旧中国金融市场的机构。 它在中国发行纸币并垄断外汇市场。 1911年后,他获得了关税和盐税的存款权,并领导向中国发放贷款的帝国主义银行集团,提供控制性政治贷款和铁路、矿山等经济贷款。

“汇丰”一词据说是中国买办顾迎春经过算计吉凶后建议的,并取其“汇款充裕”之意。 从英文名称来看,根本找不到“HSBC”二字,完全是为了进入中国而加上去的。 也许这个名字发挥了作用:到20世纪初,汇丰银行已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银行。

汇丰银行交易的外汇往往占上海外汇市场交易量的60%-70%。 对于汇丰银行在中国的历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汇丰银行与中国金融研究》一书。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的标志是一个六边形标志,中心两个白色三角形相对,形成沙漏形状,象征着财富不断积累;两边各有一个红色三角形,尖角分别指向左右两侧,象征生意不断扩大”

与汇丰银行煞费苦心选中文名相比,花旗银行的名字就显得随意一些。

花旗集团的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最初来到上海是为了服务美国对华贸易,并为美国政府收取庚子赔款。 在上海外滩开分店的时候,门口总是挂着很多美国国旗,而美国国旗的外观看起来就像是一块蓝红相间的花布。 ”“英语太生硬了,就叫它“门口挂着花旗旗子的银行”,时间长了,我干脆就叫它“花旗银行”了。 这个中文名称随后被接受并沿用至今。

称呼美国花旗集团的不只是上海人。 清末世界史地名著《映寰志略》中描述:“因船上悬挂花旗。故粤东称花旗。其旗为方形,红白相间。右角另一小方格”。画成北斗七星形状,黑底白点。” 直到今天,“花旗集团”一词也在越南语中使用。

花旗银行似乎也很喜欢这个中文名字。 最初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称为花旗银行,在香港和纽约华人地区称为“万国宝通”银行。 2001年,所有华人地区统一中文名称为“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的中文名称传达了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与花旗银行挥舞小旗标榜自己是外资银行不同,一些外资银行的名字是为了隐藏外资背景。 星展集团成立于1968年,由淡马锡控股控股,是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前身为新加坡发展银行(Bank of )。 1998年12月,该行收购了香港广安银行。 为避免因其新加坡背景而引起香港民众的反感,影响其在香港的发展,该银行更名为“星展银行(香港)”。 这么体贴当地顾客的感受,生意自然做得很好。 经过深思熟虑,“星”音接近“新”,“湛”字就是“”的翻译。 这样的中文名字也寓意着它的来历,大气又宜人。

新加坡银行老板这几年在中国发展迅速

新加坡第二大银行“银行”的中文名称也偏离了其英文原意,被称为“ Bank”。 该公司由沙捞越出生的黄庆昌和六名福建商人于 1935 年创立。 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 “大华”这个名字或许有华人创始人的意思,但仅从名字上并不能明显看出它是一家外资公司。

但还有更深层次的隐藏因素,比如大都会银行。 以英文命名,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总部位于菲律宾金融中心。 它是菲律宾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 这条线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华侨。 把“Metro”翻译成“”,这个名字被认为很霸气,导致很多中国人愚蠢地区分了“北京银行”和“首都银行”。

说了这么多栗子,银行的中文名称应该如何选择呢? 《语言文字应用杂志》(y,.2)在《世界500强企业名称在华与中国企业命名规则的偏差及原因分析》一文中提到:

“企业名称的命名首先是一种企业营销活动。无论是企业成立时的命名,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名称变更,目的都是为了宣传企业的经营特点、产品类别等。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和公众的价值主张和价值主张,是通过公司名称的良好传播来提高公司品牌的知名度、关联性和美誉度,因此,一个好的公司名称应具备以下特征:(1)易于记忆;(2)易于传播;(3)有特色;(4))能够向人们展示企业独特的形象;(5)能够引起接受者和消费者的联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易学起名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pintuanhou.com/post/13623.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