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动物起名 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起名?
副标题[/!--.page--]
一个好的名字好记,容易传播,一个寓意美好但难记的名字是一个失败的名字。
文|黄章进陈国良
汽车行业和房地产行业本来没什么关系,但它们似乎都请了同一个大师来为自己的产品命名。 “瑞”三个同音字,有特殊的偏爱。
但这些房地产、汽车行业最爱用的词八字取名,却越来越少被中国像样的互联网公司使用。
互联网命名特征:动物、植物、冗余词
仔细看看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公司动物起名,你会发现使用动物作为商标、吉祥物、产品名称、公司名称的比例异常高。 您甚至可能会发现动物名称还不够。
一些特定品类或行业的互联网公司,动物形象比例高得离谱,完全可以形成行业内的动物园。 例如,排名前十的旅游网站中,有8个商标或名称含有动物。 进入前十之后,你会看到很多动物。 几乎可以说“没有动物,就没有旅游”。
动物在十大直播平台中占据一半,在十大音频平台中占据一半。
在电商领域,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后,各大电商立即跟进,推出了自己的动物形象,如京东的金属狗、苏宁的狮子、国美的老虎等。
当然,中国互联网公司不仅仅热爱动物。 植物名称也很常见。 虽然传统企业在商标中经常使用植物,但大多数是牡丹、莲花、梅花、兰花、菊花,这些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美好的寓意。 、海棠等。
然而,如今中国互联网公司所使用的植物往往很少在传统行业中使用,因为它们大多数在传统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美好含义,比如豆瓣、土豆、小米、蘑菇街、豌豆荚、坚果、芒果、花椒、甜瓜等。种子、梨、荔枝、果壳、花生、大麦、大豆、柚子、橡木......
除了动物名、植物名之外,中国互联网公司还喜欢使用冗余。 早期采用裁员的互联网公司有当当网、人人网等公司。 并不少见,比如盼盼防盗门、旺旺零食等。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使用重复名称,有些行业类别甚至出现了用词重叠的现象,比如社交应用或者具有一定社交功能的行业。 多余的话,很容易被认为是社交软件。
越是新近的互联网公司,在命名时越有这样的特点。 换句话说,中国互联网公司仍然有很多喜欢使用功能性描述性和寓意性名称,但它们往往在垂直领域排名更高,显然这类公司更喜欢动物、植物和重复词。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大概就是阿里了,阿里集团的九个成员,都有动物。 阿里对动物的偏爱显然会影响整个互联网行业。 有人做过不完全统计。 从阿里“毕业”的创业者一共有117位,他们都位列前十。
这十家公司名称中,具有上述特点的一共有四家,分别是使用冗余的滴滴、北碚,使用植物的蘑菇街,以及使用其他名词的铜板街。 前十名之后比较知名的公司有考拉网络、米哲网络、车蚂蚁——都是动植物的名字。
▍各有各的“阿里神兽”参考
最容易记住和传播的名字是什么
如果有三个互联网产品是竞争对手,一个叫友诚通,一个叫美宝卓,一个叫黑蝙蝠,五分钟后你最记得哪一个?
毫无疑问,一旦你见过黑蝙蝠,你就永远不会忘记它。 至于另外两个名字,即使你努力去记,最后记住的也只是一组含义相似的形容词。 但我不记得这是哪个单词的组合。
与形容词和描述性词相比,名词由于其搭配是固定的,所以更容易被牢牢记住。 如果这个名词是我们熟悉的、有视觉记忆的名词,比如动物或者植物,那么我们看到它的名字,就可以直接调用大脑中已有的认知数据,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认知成本。
而且冗余更容易形成一种听觉记忆。 如果是现成的描述声音的单词,比如滴滴、当当,一次就能记住,哪怕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冗余单词的组合,比如饮食、当当等单词,它们不需要担心与记忆中的其他单词混淆,它的新颖性本身就会刺激我们的学习和记忆。
但如果是描述性或寓言性的名称,通常是新的意义组合,而不会是我们熟悉的固定词汇。 这种非固定组合中的每个单词都对应一个抽象概念。 我们看到这样的名字调动了抽象认知,需要更多的关注。
优诚通、美宝卓这样的名字,很多人快速扫一眼甚至都无法注意到他们的订单。 这样的名字组合要想被记住,就需要反复轰炸公众的注意力。 而它们给公众留下的印象,首先是它的含义,其次是这些词的组合顺序。
然而,企业在给自己或产品命名时,赋予美好的寓意是由来已久的传统,尤其是中国传统老字号,更喜欢具有美好寓意的词语,而且大多是三个字,如内联胜、瑞福祥等,荣宝斋、全聚德、同仁堂、月盛斋、老正兴、彩芝斋……
与百年老店喜用瑞、恒、通、大、德、人、龙、御、福、盛、通、光、康、宝等美丽词语相比,中国当代企业更青睐“瑞” 、尊、象、商、信、荣、华、雅、有、甲、好、爵等具有美好寓意的词语,尤其是在房地产、汽车行业。
无论是老字号还是今天的新品牌,都比典型的互联网公司喜欢使用的名字更难识别和记住,尤其是当每个人同时以非常有限的好词聚在一起时时间长了,比较容易迷惑它们,但大家不会在动物中间扎堆。 比如家政公司叫黄鼠狼,月嫂公司叫袋鼠。 你不会混淆它们,因为它们都有“老鼠”这个词。
名词更容易记住,这也体现在一些概念的传播上。 如果一个概念有一个准确但复杂的描述性名称和一个易于记忆的名义名称,则后者必须取代前者。 “自我延迟满足与丰厚奖励的实证研究”肯定会被“棉花糖实验”所取代。
即使对于两个名义名称,如果一个比较准确直观,具有一定的描述性,另一个虽然不准确直观,但不具有描述性,通常后者的组合更容易被广泛使用,例如准确描述性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将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取代。 类似的例子包括路西法效应和巴甫洛夫定律。
名称的演变和思想的演变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典型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名称非常容易被记住和传播,其命名理念远远领先于时代。
然而,当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先驱诞生时,他们的名字与同时期其他公司的名字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他们要么想在名字中凸显自己的“高科技”特征,要么想强化中国等概念或符号。 当时,互联网公司是舆论的焦点周易预测,他们不必考虑名字好记的问题。
中国门户网站普遍喜欢使用动物卡通形象。 其实是腾讯的企鹅无意中成为图腾和符号后大家灵感的结果。
▍中华网,1999年7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曾被誉为“中国互联网第一股”。 2000年互联网泡沫后陷入低迷,最终没能逃脱被出售的命运
当年中国企业刻意模仿的雅虎、亚马逊、谷歌等美国公司,名字中并没有追求科技感。 相反,就像今天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一样,他们不自觉地遵循了更容易记住的原则。 当时只有名不见经传的阿里巴巴像美国互联网公司那样命名。
从“中国互联网元年”到今天,也不过20年的时间,历经三五年的几轮领跑。 残酷的优胜劣汰和风口的更替,导致中国互联网企业与同时代的其他企业在命名上存在明显的偏好差异。
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竞争强度和创业者学习能力的整体差异——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进入门槛最低,规则最公平最简单,竞争最激烈残酷,胜利者奖励最高。 中国最优秀的人才领域。
由于远远超越传统行业的压力和考验,即使在当今世界,中国互联网企业家在自我知识迭代、观念更新、视野开拓等方面也远远超过中国其他行业的同时代人。
中国互联网的生态,是注意力竞争的艺术上升到一定高度的体现。 虽然没有人教他们集体网络命名技巧,但在同样的压力环境下,大家的竞争策略不自觉地趋同。
当然,也可能有市场筛选的原因。 虽然喜欢用动物名、植物名和重复词的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多,但不是大多数,但只要在记忆力和沟通力上有领先优势,往往更容易成功。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上述具有较强互联网特征的企业大多集中在用户体验竞争最激烈的品类上。 此外,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植物名称少于动物名称,因为人们能识别的植物远少于动物。
传统企业之所以不无意识地采用最符合记忆和交流原则的命名方式,是因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激烈程度,以及名称是否易于传播和记忆的重要性,远非如此。从互联网企业层面来看。
在熟人社会里,店名是否别扭好记,甚至有没有招牌并不重要,因为它只需要站在那里就可以了。 即使闭着眼睛我也能记得。
对于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和汽车行业来说,它们似乎是同一个大师点名的。 这一点也不奇怪。 汽车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几乎是民间资本进入门槛最高的行业。 这样特殊的行业,名字是否好记、好传播互联网公司动物起名,根本不是他们考虑的。 他们在取名的时候会考虑三个词:高端、大气、高端。
▍国外也有类似的例子:帕加尼(中文名:风神)的名字据说来自印加帝国信仰中的风神“-塔塔”
如果你是一个有创业梦想的人,看完这篇文章就赶紧抓一只动物吧,因为正面或中性形象的动植物已经不多了。